2k小说网 > 军事 > 大明之纵横天下
加入书架 打开书架 返回目录

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植朝中势力

【书名: 大明之纵横天下 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植朝中势力 作者:神武之战】

热门推荐: 狼与兄弟仙帝归来都市超级医圣逍遥兵王超级女婿茅山捉鬼人修罗天帝神魂至尊战神狂飙都市极品医神

想到这里,王承恩明白孙承宗对于皇上还是有些埋怨的,想了想,低声道:“十月京城戒严的时候,皇上曾派太监王永祚向首辅韩爌询问对策,但是阁老以迁都来回答。”

话说到这里,意思已经全明白了。

韩爌堂堂内阁首辅,居然说出如此怯懦胆小之言,实在让人惊讶。

孙承宗面无表情,但是心中还是有些不信。

王承恩并不在意孙承宗信或者不信,他只是为皇上笼络这个老臣而已。

李毅对于王承恩有些了解,对于这件事十分惊讶。

韩爌这么大年纪,这么紧要的关头居然说出这种话,他难道是昏了头不成?

因为事情紧急,王承恩顾不上其他,带着孙承宗赶去了皇宫。

王承恩走了之后,锦衣卫同知陆长风找上门来。

李毅正在送别孙师,还未回屋,就看到陆长风的轿子停在了门口。

陆长风从轿子中走出来,笑着道:“子正,好久不见了。”

李毅在京中的朋友并不多,陆长风算是感情最深的一个,曾经多次帮过自己的忙。

他脸上露出笑容,上下打量了一番陆长风,见他穿着斗牛服,腰间挂着镶嵌金箔的玉带,不由惊讶道:“陆大哥这是又升官了?”

陆长风脸上的笑容更加盛了,看了看身上的斗牛服,笑着道:“升官倒是没有。但是自从查获了勋贵一案之后,蒙皇上器重,赐予斗牛服。”

李毅听了笑着道:“陆大哥倒是好福气,快快里面坐。”

陆长风挥挥手道:“里面坐个什么,既然来了京师,我们自然是要去喝酒的。”

李毅微微你一愣,看到陆长风对自己使眼色,顿时明白过来,笑着道:“既然陆大哥做东,我自然要去。”

陆长风笑着道:“还有一位客人。但他并非我请来的,而是请我作为中间人,想和你见上一面。”

听到这话,李毅心中疑惑,但并没有继续问下去。

进了房间,一个身穿圆领长袍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对着陆长风拱手道:“陆大人。”

陆长风笑着点点头,道:“何大人,你拜托我做的事,我已经做了。人给你请来了。”

说着将李毅让进了房屋内。

李毅进入房屋,看到此人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倒是微微有些疑惑。

但是中年男子却认识李毅,施礼道:“李兄安好。”

李毅回礼道:“兄台安好。”

中年男子笑着道:“我乃兵部侍郎何耀文,是何耀武和何耀祖的兄长。”

听到此言,李毅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看此人这般的熟悉,原来他是何耀武和何耀祖的大哥。

想到这里,不由惭愧道:“原来是何兄当面。”

何耀文笑着道:“我们之前并非说过话,不认识也是应当的。”

陆长风最是受不了文人的礼节,道:“还是坐下说话吧。”

说完拉着李毅坐了下来。

三人落座,李毅感叹道:“当日何家蒙难,也并非我的本意。但是从根本说来,责任在我。”

何耀文倒是没有想到李毅提到此事,连忙道:“李兄不要挂怀。”

说到这里放低声音道:“家弟已经传来书信,说他们蒙李兄救援,这才避免葬身大海,现在已经投靠李兄。在下还要谢谢李兄搭救之恩。”

李毅摇摇头道:“何耀祖乃是我好友,何家没有蒙难的时候,我们两人关系就很好。他有了危难,我自然是要出手相助。”

听到李毅并不借此事索要人情,何耀文对于李毅的看法更加好,脸上的笑容真挚许多,道:“三弟已经回到保定府,听说李兄已经将田宅祖业原封不动的送还。此等恩情,我们三兄弟都是十分感激,今后李兄若是有在下需要帮助的,可以明说。”

虽然此言说的客气,但是何耀文身为文人能够说出这番话,就代表今后将会和李毅共同进退。

李毅虽然心中高兴,但免不了有些疑惑,看向了旁边的陆长风。

陆长风见了,道:“何大人此言,真是让我听了都十分感动。但是我等好友之间,讲究个互帮互信,何大人如今这么热络的让我帮你结交子正,可是有什么谋划?”

这话说的就不客气了,要是换成旁人自然是要大怒而去。

但是李毅并没有阻拦,因为何耀文今后想要进入他们这个圈子,就必须让大家毫无顾忌的接纳他。

何耀文脸上稍有怒色,但很快就消散,轻轻叹了口气,将一封信递给了陆长风。

陆长风接过来看了一遍,脸上的狐疑消散大半,但还是深深的看了一眼何耀文,将信递给了李毅。

李毅看了倒是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何耀武居然写出这等话。

何耀文道:“两位大人不要激动。我二弟自小胆大,所以说话也并无顾忌。安新实力之强,李兄实力之强,若不是我二弟这般劝说,我自然不信。”

李毅道:“你两位兄弟都与安新有关,你难道还真想听何耀武的话,与我安新休戚与共?”

公然拉拢朝臣,而且还是当着自己这个锦衣卫同知的面,陆长风嘴角抽搐,但并没有说什么。

他的所有功劳都和李毅有关,富贵又依赖安新商会,已经和李毅牢牢地绑在一起,只要李毅不作出太过分的事情,他并不准备打破这个现状。

何耀文苦笑道:“李兄以为我家三兄弟,自然要做狡兔三窟之法。但是实际上,遇到祸事,家人又如何能够置身事外?我承认自己心中有私,但并非是危害李兄的,也不想危害朝廷。还请李兄救我。”

李毅满头雾水,不明白何耀文为什么会这样。

旁边的陆长风倒是明白过来,看向何耀文道:“你已经觉察到了?”

何耀文点点头,道:“这段时间兵部多有纰漏,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我乃王洽的亲信,若是王洽被治罪,我也难逃一劫。”

陆长风道:“王洽如何处置,还未定论。你如何这般着急的另投门庭?”

何耀文道:“陆大人可能不知道,弹劾王洽的皆是王永光和周延儒等一派官员,他们心思歹毒,专门寻找纰漏攻击王洽,使得王洽不仅要处理越来越繁重的兵事,还要应付朝堂之争,分心乏力,他已经没有招架之力,要不了多久,兵部就将遭殃了。”

这么紧要的关头,朝堂上居然有人开始对付王洽这个兵部尚书,这是要借国难之时,排除异己啊?

李毅就算再迟钝,也看出了这么做的巨大危害。

想到这里,他终于明白何耀文为什么这么着急向自己投诚,原来他已经被逼上绝路,满朝之中,能够帮助他的,只有皇上。而自己就是皇上的心腹,自己若是能够为他说话,皇上定然能够听进去三分。

而这三分,就是何耀文的生死。

看着何耀文,李毅眼神复杂。若自己一开始真是大意了,接受他的投诚,怕是不明不白的就卷入一场政治博弈之中,还要最后逼出来实情了。

陆长风则是面带愧色,对李毅道:“这件事是我太多大意,居然没有调查清楚,就为你安排这场会见。”

李毅自然明白,陆长风之所以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是因为他着急给自己培养势力。

要知道陆长风和自己如今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想在朝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尽快在朝中扶持自己的势力。是有成势,才不会想当初一样,被朝中大臣对付之后,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陆大哥无需自责。”李毅安慰道,然后看着何耀文道:“何大人真是高看我们,一切自然有圣心独裁,我们恐怕是难以帮这个忙。”

何耀文听了顿时着急道:“李兄,先前向陆大人隐瞒此事,实在是不得已为之。我兄弟直言李兄乃是重情重义之人,让我全盘托出,换取李兄的帮扶。就算没有之前的试探,我也会讲一切说出来的。”

这番话实在没有什么说服力,经此一招,李毅对于何耀文已经并不信任,所以面无表情的饮酒不语。

何耀文见李毅如此,也暗中自责自己之前自作聪明,但也只能自吞苦果,咬牙道:“李兄若是不信,我也不纠缠,就此离去。”

说着站起身就要离开。

若是换成其他时候,陆长风作为中间人自然是要挽留的,但是他之前被何耀文蒙骗,脸面全无,如今怎么继续站出来。

就在何耀文要走到门口的时候,李毅突然开口道:“我与你明说。我亲自向皇上求情,自然能保你一命,但是王洽治罪,你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定会免官为民。我耗费圣眷,所救只是一个平民,这件事并不划算。所以你若是真的想要置之死地而后活,就不能采取这等下策,应当另寻他法。”

何耀文苦思数日,才想到这个办法,没想到被李毅批为下策。

但是无论如何,李毅这么说就代表着他想要管这件事,于是道:“李兄救我一命,我今后定然以李兄马首是瞻。”

李毅放下手中的酒盅,微微转头盯着何耀文的双眼。

眼神淡然无波,如同深潭一般深不可测,使得何耀文心神一震,只觉得心思已经被看穿。

李毅淡淡一笑,站起身道:“我这个做事,从来不是白白的付出。谁得到我的好处,自然就要有相应的回报,知恩图报的人我会继续帮他,而以怨报德的人,我自然也有办法对付他,你可明白。”

这句话李毅说的轻松,但无论是何耀文还是一旁的陆长风,身子都不由一颤,有些畏惧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陆长风能够有今日,也多半是依靠李毅,虽然他贵为锦衣卫同知,但是只要李毅抛弃他,将之前所作所为说出来,那么他转眼就会被勋贵们撕碎,也会被满朝文武唾弃死。

走上前拉着何耀文重新坐下,陆长风苦口婆心的道:“子正是有大才的,在你我眼里的困境,对于他却并非难事。你且安坐,让子正与你明说。”

有了陆长风的劝说,何耀文自然是借坡下驴,老老实实的做了回来。

李毅看了一眼陆长风,对着何耀文道:“现在你所求的,无非是不被王洽所牵连,那么你到底和王洽有多深的牵连?”

何耀文连忙道:“王洽是崇祯元年十二月上任,如今已经快到一年的时间。他虽然清廉正直,但也并非不懂权谋之人。所以继任兵部尚书之位后,也扶持心腹手下,其中以我最是得力,帮助他处理兵部事务。”

李毅听明白了,点点头道:“这样说来,你也算是王洽亲手培养的亲信。”

这番话说得何耀文面红耳赤,但如今紧要关头,也只能低头不语。

李毅心中冷笑,这群士大夫平日里满口的仁义道德,大祸临头,却不思帮助自己的恩主,反而想尽办法为自己开拓,实在是假君子,真小人。

“据我所知,自从东虏进犯之后,兵部消息十分滞后,指挥混乱,钱粮军备皆没有筹划得当,导致官兵饥寒交迫,多有怨言。若是朝廷中真有人要对付王洽,那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王洽再无生路可言。”

李毅之前去过山西总兵张鸿功的大营,知道他们这种勤王军军纪败坏是真,但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怪兵部不发钱粮,没有力量约束。自后金进犯以来,兵部不仅对于建奴大军的动向不知道,例如遵化等重镇城池失陷,也是过了一两日才得知,更不要说对于整个战局形势的了解。

这种大事他们没做好,而安顿勤王兵,组织防务,拨发钱粮这等事情,也是一拖再拖,如今正是十一月,天气寒冷,勤王兵疾行来援救,正是疲惫不堪的时候,却一没有驻地,二没有钱粮,也难怪勤王兵士气低落,很多都对朝廷满腹的怨言。

王洽做的唯一合格的事情,恐怕就是及时为蓟州运去了军饷钱粮。

上一章 目 录 书签 下一章
相邻的书:大明铁卫我身体里的千年女鬼不朽龙尊一篇古早狗血虐文龙珠:从成为赛亚人之王开始选择癫神路菜单系统:我在古代做美食穿成仙君的笨蛋仙鹤巅峰战神我的24岁总裁老婆